(通讯员石艳丽)9月24日下午,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道办事处与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联合主办的“喜迎华诞颂盛世、校社同歌锦绣篇”国庆文艺汇演,在武职服装表演厅温情启幕。当各节目掀起的欢声笑语尚未散尽,舞台灯光骤然切换为柔和而庄重的色调。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陈媛媛与时尚与传媒学院学生刘蓉蓉、杨嘉文携手登台,以沉浸式演绎复刻红色经典《半条被子暖人心》,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直击心灵的红色精神洗礼。

舞台背景的大屏幕上,缓缓浮现1934年湖南汝城沙洲村“半条被子”旧址的影像。斑驳的土墙、简陋的木床、挂在墙上的旧蓑衣,瞬间将观众的思绪拉回那个战火纷飞却充满温情的年代。“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陈媛媛老师的声音温柔却充满力量,随着她的讲述,刘蓉蓉、杨嘉文二人用细腻的肢体动作和真挚的表情,还原了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的场景——女红军们看到老人家中连御寒的被褥都没有,在临行前,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开,留下半条给老人。台下,不少社区居民举起手机,想要记录下这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这份温暖与感动能够长久留存。
《半条被子暖人心》的背后,是一支充满热情与责任感的创作团队。这支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媛媛教师、时尚与传媒学院两名学生组建。为了将这个红色故事完美呈现,她们牺牲了大量课余时间,一次次聚集在排练室反复打磨。从每一句台词的发音、语气,到每一个动作的幅度、表情的细微变化,都经过反复调整与优化。“刚开始排练时,我只是机械地背诵台词、模仿动作,总觉得差点什么。直到老师带我们逐句分析红军战士当时的心理活动——她们不是不珍惜自己的被子,只是在百姓的冷暖面前,选择把个人需求放在后面。那一刻,我才真正读懂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也终于找到了角色的灵魂。”演出结束后,刘蓉蓉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分享着个人感悟。
此次参与国庆文艺汇演,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具体实践,更是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积极与关山街道展开合作,共同搭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探索出“文艺+宣讲+服务”的独特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尝试制作微电影、开展互动讲座等多元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像春风化雨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审核:尹紫薇 责任编辑:娄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