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职教周】跨专业教师团队联手打造金融思政课以博物馆为课堂涵养学生金融素养和爱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3-05-29来源:{来源}浏览次数:27

(通讯员 陈晓 付慧莲 摄影 孟祥骏 马世佳) 5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由专业教师付慧莲、夏思楠和思政教师陈晓、肖倩红共同组成的结构化教师团队,带领商学院财会大类学生走进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富有特色的金融思政课活动。

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货币和金融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学生们看到了中国最早的贝币、布币、鬼脸钱,到历代的铜币,清代的银票,民国的纸币等。师生无不感叹中国货币门类之丰富、内涵之广博。讲解员对各类货币所处时期、社会背景等进行了详尽讲解,由早期各类货币不统一的情况可知晓当时社会经济的混乱与不安定,因开元通宝的精美做工可了解当时经济的繁荣与多彩。当讲解员讲到千千万万银元被列强瓜分的惨痛经历时,师生们燃起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再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的成就之伟大。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结合展品和展板,为学生讲解了货币的起源、演变、制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货币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教师团队还结合当前的金融形势和政策,为学生分析了金融的本质、功能、规律和风险,提高了学生的金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谢佳慧同学说:之前我并没觉得钱币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参观后我更加透彻地去理解货币的含义,为专业学习做了铺垫。以前我只关注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却忽略了它在政治、文化、历史上的意义,通过参观我了解了钱币的演变史,感受到它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价值。

杨丽萍同学说:在博物馆参观就是在深度体验中国金融史。我感受到比货币演变规律更加深刻的是,金钱对人类社会恒久的道德拷问。人类用智慧创造了金钱,更要学会用智慧合理运用金钱,对待金钱。

付慧莲老师表示:参观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展品,同学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劣币驱逐良币的原因和后果,认识到货币制度和金融政策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陈晓表示:通过参观红色货币金融实物及图文并茂的展板,了解中国共产党货币金融事业的光辉历程。不仅拓宽了学生货币金融知识专业视野,也是一次对党史、金融史的学习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走出博物馆,肖倩红老师跟同学们交流道,建国后毛主席建议人民币图案使用人民群众劳动的场景,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每年数以千亿对学生进行资助,我们都要心怀感恩,努力学习,努力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感受到博物馆在传承历史、传播知识、启迪思维等方面的力量,深刻体味了中国深厚的文化沉淀,浓厚的文化氛围,坚定了文化自信。

                                    (审核:王秋梅)